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南  >  甘南州

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的生动实践

 2019/01/11/ 11:46 来源:甘南日报

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的生动实践 

——我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纪实

  记者 张成芳

  让城市整洁靓丽、让集镇规范有序、让农村环境优美干净……一系列举措和真抓实干的行动,让甘南城乡面貌在青山绿水与蓝天白云间相映生辉,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画卷。

  2015年以来,我州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全方位、分层次、有步骤地纵深推进“十大领域”治理提升行动,大打环境“翻身仗”,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实现了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的预期目标。

  环境优美更宜居

  “市区如今真是大变样了,街道、广场干净整洁,有大屏幕电视、有休息的椅凳,还有观赏的花草,生活在这样的环境真好。”这是退休老人王学云用朴实的语言对城区环境卫生整治成果的评价。

  我州先后制定完善《甘南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标准》《甘南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督查考评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围绕实施《中共甘南州委、甘南州人民政府关于抢占“绿色崛起”制高点打造“环境革命”升级版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编制完成《甘南州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总体规划》,制定《甘南州全域无垃圾三年治理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2018年5月3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甘南州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条例》,推动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提升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如今,走进甘南大草原,空气清新而湿润,尽情呼吸后神清气爽;天蓝得像宝石一样,一尘不染,云白得如雪如絮,低得触手可及,远望成群的牛羊,自由安静地觅食……置身草原,心灵像被洗涤过一样,感到无比得安静圣洁。

  多举措出新招

  我州各县市在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细化推进措施,逐级靠实责任,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合力,确保集中攻坚换新貌,一年治理见成效,三年坚持上水平。

  合作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积极应对挑战,主动担当,探索形成了“15530”纵深推进管长远、“十大行动”管全年、环境升级“百日会战”管阶段、“12344”重点突破管具体的整治工作体系。

  积极抓好软件建设,制定《合作地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合作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合作市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百日自查整改工作方案》等自然保护区生态环保相关政策规定,建立健全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

  各乡把环境整治工作与村规民约制定、卫生评比、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在全市范围形成环境综合治理“只有责任人,没有局外人”的社会氛围。同时,市乡两级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和巡查队,对乡政府驻地、各村及寺院环境整治情况进行跟踪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问责反馈、限期整改,做到了督查全覆盖、无死角,使全市农牧村整治与管理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避免了“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恶性循环。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碰见乱扔垃圾的人,我都会去劝导,只要遇见垃圾,我会主动去捡拾,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人不理解,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乱扔垃圾的人少了。”环卫工才让草的笑容里饱含着沧桑,但更多的却是欣慰,“因为城市整体面貌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玛曲县大力开展以色差污染、店招店牌、卷帘门、实体围墙“四项专项整治”为重点的城市“洗脸”工程,重点实施了玛曲县城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取得的成绩看得见、摸得着。

  投资2.36亿元实施了以民族特色化改造、空间环境提升为重点的县城区风貌改造工程,对县城区格萨尔主街道、尕玛路、黄河路、赛马场等7条道路进行了改扩建,改造道路全长16.5公里;对县城区沿街各地段楼宇墙面进行了改造,面积达28.5万平方米;对沿街商铺、门面台阶更换花岗岩约8000多平方米,硬化巷道、单位、小区等出入口7939.213平方米;对城区楼面、街面和赛马场周边房屋进行了民族特色化改造;对2626户商铺和酒店门牌匾进行了统一制作和安装。

  投资4800多万元对县城区13条道路245栋沿街楼宇进行了立面亮化,在县城区主街道、尕玛路、黄河路等路段安装太阳能路灯670套,试电玉兰灯482套,城区主干道路灯亮灯率、公共广场景观照明亮灯率达到100%。      

  投资720万元实施了县城区主街道、尕玛路、黄河路、嘉曲路等44条道路绿化带景观建设,栽植了以高云杉为主的行道树2000多棵。开展了公路沿线绿色长廊项目建设,县城绿化面积2881.1平方米,达到了城乡美化常态化、亮化长期化、硬化经常化和绿化普遍化的良好工作格局。

  “深冬时节,步入玛曲,主次干道整洁清爽、平坦宽阔,大街小巷干净卫生,美观亮丽;街头横幅、工地墙体广告以及乱张贴的非法广告清理了,乱摆乱放、乱搭乱建行为减少了;施工工地污染路面、无围挡、扬尘、噪声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县城的各个角落,处处美如画……”“比起前几年,这里的环境真是大变样了。”来自北京的旅游爱好者马斌赞不绝口。

  临潭、迭部、卓尼等县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中,也下大功夫,抓紧抓实,采取多种举措,出实招,取得了一定成效。

  突出整治提质量

  围绕“大生态、大旅游、大文化”的主题,按照“六化”工作要求,突出景区内外、观景台、景区公路、溪流湖泊等重点部位,按照有特色的环卫基础设施、有专业的环卫保洁队伍、有专(兼)职的监督管理机构、有健全完善的长效机制的“四有”标准,大力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坚决做到视线所及无垃圾。

  卓尼县木耳镇博峪村59岁的周吉换,在大峪沟景区附近开办了农家乐。

  “两年前,我用小四轮车拉货挣钱,每天起早贪黑,也没挣多少钱。自从办起了农家乐,每月纯利润都在万元以上,只有把生态环境保护好了,旅游的人才会越来越多,生意才会越来越好。”周吉换说。

  周吉换生活的改变,得益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结果。

  “2015年,我州发起全域旅游无垃圾‘环境革命’,让这个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木耳镇副镇长宁齐说,“过去村里垃圾随处可见,夏天臭气熏天,冬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

  随着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博峪村修建了文化广场,设立了垃圾箱。目前全村已发展农家乐34户,来旅游吃饭的人络绎不绝,博峪村由一个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专业村。

  聚焦公路沿线,我州还在清扫保洁上下功夫,围绕路上路下“两条线”,按照清洁化、秩序化、制度化的要求,发动农牧民群众主动承接本村周边公路沿线的清扫保洁,实施平整植绿、绿色长廊、油菜花观赏带“三项建设”,精心打造“文明样板路、生态精品线”的骨干路网。

  同时,突出河道、湖面、水库、排洪沟渠等重点部位,在加大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生态护岸、水质修复、河道景观“三大工程”建设,确保河道水域安全性、生态性、自然性有机融合。

  通过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的引领创建,“甘南”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不再是“贫困落后”的代名词,“甘南”这个名字已经走入了全国人民的内心,成为人们自驾游的天堂。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