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南  >  临潭县

生逢如此美好的时代

 2019/01/14/ 11:51 来源:甘南日报

  王丽霞 整理

  孙树祖 口述

  1979年,土地下放。我带着妻子和五个孩子,从劳动了10年的临潭县术布乡绍地村回到位于县城的家,重新过回以前的生活。我和妻子都很珍惜分到的3.5亩耕地,精耕细作下,一家人吃饭问题解决了。

  1980年年初,经过10年下乡劳动的我,重回工作岗位,成为一名计生工作者。上班一周后,就领到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月工资:26.2元钱,一家人的生活也得到改善:妻子和孩子们可以吃饱肚子外,还能自己养猪养鸡。唯一不足的就是住房,由于家里整整十年没有住人,房屋损坏严重,需要维修。

  那时候的二十多块钱能养活全家。我每月的工资都交给妻子支配,能保证一家7口人的日常生活。从回家那天起,我们就开始改善生活环境。房顶漏水、院墙不整这些问题都可以自己动手解决。做不到改梁换柱,就先拉个墙、补个洞。在术布劳动时有过打墼子的经历,有经验。就利用下班、周末休息时间在自家院子里打墼子,到孩子们放假后就一起动手修补房子。上班一年后,我们的家已经变得很温馨:虽然还是土墙土院,但已经是热炕暖火,不用愁雨天、冬天了。

  临潭一直是甘南州的人口大县,计划生育压力大。计划生育办公室虽然条件好(有投影仪等先进工作设备),但工作人员太少,压力很大。为方便工作,在计划办时,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两年后独立制作出了临潭自解放后的人口曲线图,还制作了临潭十年的人口金字塔。有了这些图,人口增长趋势便一目了然,计生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也不难掌握。此后,我们的计生工作连年受到州上表彰。

  离开计划生育办公室是1986年,我的工资已经涨到近80元钱。除了一家人吃穿、供孩子们上学,逢年过节都能吃上牛羊肉了。

  由于工作需要,组织调我去县人民法院工作。比起计生办,法院办公环境虽然大有改观,但所有材料仍然需要手写。如需抄报或抄送多份,就只能依靠复写纸,一遍不够,就多写几遍。六年间,我复查了五百多份案卷,用了百余本稿纸。

  1991年,核查完所有案卷后,我又被调往司法局工作。工作依然很忙,单位依然缺人,但文件已经不用手写:我们有了打字机和专门的打字员。司法局在当时新建办公楼的一楼,县四大班子及大部分单位都在楼上办公。夏天,办公室里虽然忙碌,但院里鸟语花香,心情很舒畅。冬日里寒冷,我们就轮流值班生火,室外白雪皑皑,室内却是暖意融融。

  1994年我退休时,孩子们早已各自成才成家了:大儿子开了个百货店,生意不错;二儿子在州上中专学校当老师,工作顺利;小儿子在企业工作,由于技术过硬,工资也高。女儿们虽然远嫁,但各自生活幸福,我和老伴儿可以安度晚年了。

  每个月400多元的退休工资除了和老伴儿生活,还能有结余。在孩子们的帮助下,我们重建了住房。后来又把水泥院子换成地板砖,装上了太阳能暖廊,生活环境一年好过一年。老伴儿年轻时劳动惯了,闲不住,就务点菜园。我喜欢写字看书,日子过得很充实。

  企业改制时,小儿子下岗了。当时我们都担心孩子以后的生活没有保障,我甚至后悔,不该让他在大学毕业后在企业就业。但凭着一技之长,孩子很快在宁夏银川一个相当不错的企业找到了工作,现在工资收入也在每月五千元以上,已经在银川定居了。

  2016年,我家所在的教场村进行了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村内环境与我刚退休时已经是天壤之别。很多人家都有了私家车,盖了楼房,大家做生意的做生意,上班的上班,即使相对贫困的人家,每天也能吃到肉。

  如今,几个孙子已经工作了,周末他们来看我,也偶尔说起各自的工作,平板电脑、新式打印机、手机微信都是我不会用的。我也常跟他们说起我们这一代人当年的生活、工作,鼓励他们珍惜、努力。

  很庆幸,生逢如此美好的时代!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