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南  >  合作市

包村干部的心声

 2019/01/23/ 17:17 来源:甘南日报

  马 强

  合作市卡加曼乡海克尔行政村,其下辖有六个自然村,海拔在3000米以上。长期以来,受陡峭地势、高寒气候、产业薄弱等因素的影响,这片距离合作市区仅4公里的小村落一直是全市的重点贫困村。近年来,包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服务着这里的一方百姓,给这个村子带来了新变化。

  早晨9点,包村干部开始入户走访。村民杨新庄有家几年前还是村里的贫困户,现在他们一家办起了家庭农场,不仅拔掉了自己的穷根,而且还成了全村的创业致富带头人。

  “外面天气冷,快进到屋里。”刚刚扫过庭院的杨新庄有招呼我们进屋。“最近生意好不好?”“还凑合,年前头生意可能还要好些哩。”几句寒暄后,扶贫干部把了解到的信息一一记录下来。

  五年前,杨新庄有家处于绝对贫困状态,每年秋季收获的青稞、土豆是全家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按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一年到头,苦没少下,但挣不上几个钱。”在当时,这不单是杨新庄有家的处境,更是许多海克尔村民的困惑。2015年,全村106户人家中就有51户是尚未摆脱贫困的建档立卡户,经过几年间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现在整个村仅两户未脱贫。2018年底,杨新庄有一家七口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6万元,比2015年同期翻了近五倍,杨新庄有的烦恼也从以前的愁吃愁穿,变成现在的如何做大产业、增收致富。

  杨新庄有还透露了自己今后壮大产业的计划:“等以后有钱了,我还要修更大的暖棚,以后的收入肯定好着哩。”

  在这个小山村中有产业致富梦想的不止杨新庄有。海克尔自然村的村民完么东智等六名建档立卡户,一起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同筹集资金一次性购买了十几头犏雌牛;吉娄自然村,群众开始探索种植藜麦、大黄等作物,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康太木自然村,群众通过虫草生意找到了致富门路,住明亮宽敞的藏式小楼、开私家车,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七高村文化广场,几个孩子正在新建成的篮球场上打篮球。十几年前,这里许多住户住的还是土坯房,有些住户甚至连一扇完整的大门都没有,常常是“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外面刮风,里面受凉”。后来人们都陆续住上砖木结构的砖瓦房,防寒保暖的问题是解决了,但居住环境不佳、基础设施匮乏依然是困扰当地群众的两大难题。2017年,七高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项目启动,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整个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屋焕然一新;现代化的厨房操作台替代了过去烟熏火燎的土灶;出门就是硬化路面,“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成为历史;以前坑坑洼洼的村外空地,建起了广场、停车场、文化活动室……越来越舒适、便捷的人居环境正在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丰富着乡亲们的闲暇时光。

  吉娄村两名乡村保洁员正巡查村庄卫生。保洁员扎高说:“早上我们连少半袋子的垃圾都没拾下,现在乱扔垃圾的现象少了。”“庄子里的卫生不好搞,泼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就结成冰了,我们天天拿着铲子铲着哩。”

  村民索南道吉的媳妇卡毛说:“庄子里卫生干净了,大家住着也舒服。人民群众对小康生活的期盼越来越殷切。过去都是干部弯着腰捡拾垃圾,村民站在一边看,而现在村民成了环境卫生整治、保持、监督的主体力量,共抓、共管、共享农村环境卫生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喝杯茶再走。”“不喝了,今天我们主要了解一下脱贫巩固情况,又麻烦你们了。”“麻烦啥?你们这么帮我们老百姓,户里没少来,你们没嫌麻烦,我们有啥麻烦的?”走访完最后一户,结束了一天的工作。“现在社会好了,钱赚的比以前多了,日子好过了。”“党的政策这么好,房顶漏雨公家帮着修,慰问的时候还送面送油,我们还有啥不满意的?”“环境好了,进村的路好走了”……每当包村干部进村开展群众工作时,都会听到这样的声音。一句句朴实的言语背后,是每位村民对党和政府关怀的真心感谢,是每个家庭对来之不易美好生活的由衷赞美。

  在七高村广场的文化墙上,有一副主题为“中国梦”的墙绘,这是去年一位画师在游览了海克尔的自然风光后画的。也是在去年,海克尔行政村的扶贫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又是一年新的开始,相信高原儿女一定会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而加倍努力奋斗,海克尔村的未来也一定会像草原上盛开的格桑花一样美丽绚烂。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