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南  >  临潭县

临潭:美丽乡村展魅力

 2019/04/03/ 18:45 来源:甘南日报

  记者 敏海彤

  走进临潭县城关镇教场村,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白墙青瓦的村庄在蓝天白云掩映下格外醒目。一面面以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文明新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内容的文化墙让人耳目一新。

  临潭县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县情基础与资源条件,把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作为全县农牧村工作的总抓手,与全面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在发展主导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上下功夫。使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释放出巨大的生态效益、发展效益、稳定效益和示范效益。

  环境整治有颜值

  “以前一到冬天,风一刮垃圾漫天飞。现在一个纸片片都要捏到手里找垃圾桶。”临潭县城关镇教场村村民孙海龙说。

  临潭县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中,以促进广大群众转变陈旧思想观念,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宗旨,全面实现农牧村人畜分离,柴草分离,村容村貌整洁。

  积极开展改厕、改圈、改厨、改炕、改院和治乱弃、治乱排、治乱建的“五改三治”活动,新建畜禽粪便堆放点36处4950平米。清除露天粪坑、简易茅厕,全面推行卫生厕所建设,农牧户家庭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新建卫生公厕159座,户厕改造11226户,人畜分离改造4273户。建立符合实际的垃圾集中处理模式,新建垃圾填埋场68处,收集点494处。优化农牧村用能结构,普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使用,实施住房节能改造16355户,安置太阳能炕629户,节能炉改造464户。

  驱车经过八角镇牙扎村,一边是起伏的农田,一边是白墙青瓦的房屋,在冬日阳光下美得夺目。整齐的房屋、配套的绿化、齐备的健身设施、图文并茂的墙体宣传画,不亚于城市的小区。

  临潭县围绕“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利、脱贫攻坚有力、村容村貌洁美、生态文化发展、村风民风和谐”六个重点环节,着力实施生态人居工程。结合危旧房改造,易地搬迁点等项目,对13917户群众住房状况进行了整体提升改造。新建村级消防点142处。村内主干道路硬化率达100%,巷道硬化率达90%以上,主干道、主巷道亮化覆盖面达8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100%,村庄内电话、手机信号、广播电视、无线信号实现全覆盖,互联网通户率达90%以上。

  文化滋养显气质

  流顺乡上寨村的乡村大舞台上,花儿把式们唱着自己现编的花儿,嘹亮的曲调响彻街巷,一幅幅富有文明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乡村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临潭县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中积极修建文化广场、乡村大舞台、健身广场等阵地,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等。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临潭人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促进乡风质朴文明。

  流顺乡上寨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保留了“乡愁”,增添了“新意”。依托红堡子原有的历史风貌,将原本荒芜的废弃场地,变成了村民最乐意去的地方——农民文化广场。

  白天,村民可以在广场打篮球、聊天、健身;晚上,这里便成了广场舞的天地。老人、小孩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中,附近村庄的群众也到这里来活动。

  在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过程中,临潭县还倡导文明新风,开展做有道德、讲文明、遵纪守法的好村民活动,倡导村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争做好公民。定期评选出“最美临潭人”、文明家庭、文明村等,并给予表彰,有效地促进了村风的好转。同时,大力发掘本地本村历史文化、将优良的历史传承以及现代法律法规融入村规民约。通过文化上墙、文化下乡、村民传唱等宣传方式,让法治精神在村庄落地生根,助推文明新风尚。

  加大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对居民区进行美化,特请专业画师,在居民墙壁上描绘关于乡村文明的画图,有邻里和睦的,有脱贫攻坚的,有孝老敬亲。景观墙上,壁画色泽艳丽,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产业支撑添动力

  临潭县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过程中,在项目规划阶段就立足于促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特色农牧业产业发展,把种养殖、劳务输出、文化旅游定位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狠抓富民产业培育,转变发展方式,全县农牧业经济呈现结构调整优化、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八角镇中寨村以旅游产业为引领,以劳务、牛羊养殖、育苗、中药材产业为支撑,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了生态文明小康村项目建设,开启了旅游致富之门。

  临潭县建立了“一药(药材)、二青(优质青稞)、三油(双低杂交油菜)、四菜(高原夏菜)”为主的高原特色优势生产基地,进一步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170户,扶持种养殖大户82户,发放种植补助1824户,扶持农、牧家乐58户,新建规模养殖园区2处,推广藏中药材种植、高原夏菜、葵花、油菜经济作物2832亩,发展电子商务平台132处。

  突出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和农牧产业的培育互补,切实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高标准打造了28个旅游专业村,17个特色产业村。进一步增强群众自我增收能力,开展各类实用技能培训12152人次。有效带动1300多户贫困户增收脱贫。

  如今,一幅“点”有特色、“线”有美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已在临潭泼墨成型。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