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南  >  临潭县

来自1748公里以外的爱

 2019/12/03/ 16:04 来源:甘南日报

  王丽霞

  “今天我接到一个病人丈夫的电话,他说病人家属都盼着我能早点回来继续工作……我很欣慰,也很着急,被人需要的感觉真好!”

  2019年7月初,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医生李修强完成援建任务回家不到两个月,就被临潭的患者催了回来。

  他是天津市在临潭县挂职时间最长的医疗工作者。

  2019年4月底,周六,高原上的春天刚刚来到。临潭县中医院治未病科门诊兼理疗室里,来自不同乡镇甚至外县的各族患者安静默契地排着队,依次进行检查、理疗。

  52岁的副院长李修强既是主治医生,也是理疗医师。此时,已挂职满半年,即将返回原单位。慕名而来的患者却越来越多。

  “大夫,你喜欢天气凉的地方,那就先别回去好吗?或者回去几天再来吧?”低头配合李修强做理疗的回族妇女马肉哈笑着试探。

  “要是再来,我得带徒弟来,一个人忙不过来。”李修强温和地笑着,双手娴熟地按着马肉哈的肩部。

  马肉哈是古战镇甘尼村下藏社人,颈椎增生、颈椎间盘突出严重,常年不能劳动。三年间去了很多医院诊所,病情时好时坏。今年春节后,在与邻居闲聊时,得知中医院来了一位很厉害的天津专家,马肉哈敲开了李修强的诊室门。

  “哪里疼?疼了多久了?走路的时候感觉怎么样?睡觉时疼不疼?有没有长时间干重体力活?……”李修强仔细按压着马肉哈的肩颈和腰椎部位,详细询问病情。

  两个月的治疗让马肉哈身心轻松。原本她认为要伴随她终身的颈椎病,竟然好起来了。而很多与马肉哈病情相似的患者也都被逐渐治愈,他们都希望“李院长”能多留一段时间,却因为高原上并不好的气候难以启齿。

  “上一批回去的同事说甘南特别冷,我就买了件加厚羽绒服,结果没用上。”来临潭之前,李修强也有过顾虑。他喜欢凉爽的地方,是因为在两年援非工作中,备受酷热的煎熬。但能否克服甘南的寒冷,心里也没底。

  2018年8月从非洲回国后,计划安心在天津工作、陪家人的他被再次派出挂职。这是意料之外的事。

  “好几个同事在体检时被淘汰下来,恰好我的身体各项指标都没问题,这是我和临潭的缘分。”在来临潭前,医院充分尊重他的决定。他可以选择不加入援建队伍,可他却没有拒绝。

  “每天一两个病人,剩余的时间都在做培训、教徒弟。”临潭各族患者对中医理疗知之甚少,县上医院也未设有中医门诊。因此,初到临潭挂职的李修强很闲适。

  “治好了几个同事后,人就慢慢多了。”病人们口耳相传中,天津专家开始忙起来。他很有耐心,对所有患者的首次问诊时间都在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并将所有人从第一次来到未病科时的检查治疗情况做了详细记录。

  “大部分人都是由重体力劳动引发的,年轻患者迷恋手机的比较多。”厚厚三本诊疗日记中,他对甘南地区农牧村群众颈椎、腰椎、关节和肌肉劳损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归类,根据患病原因,制定了灵活多变的治疗方案。身为医者,他理解病人的困难,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尽力让病人少花钱看好病。

  来自迭部牧区的才巴姜在临潭工作不到一年,是电梯维护技术工人。诊疗日记上,他是从3月29日开始接受治疗的。“骶髂关节严重错位导致他的右腿比左腿短了近2厘米,加上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他看起来烦躁不安。”李修强清晰地记得,治疗初期,才巴姜甚至不愿意回答他的问题。

  为了与患者无障碍沟通,他主动找同事学习临潭方言,了解各民族群众的生活习俗。

  “放松,不要紧张,翻个身……”

  “放心,治疗费不多,这个病能治愈……”

  “嗯,两个腿快一样长了,再坚持治疗两个月就差不多了……”

  治疗一个多月后,才巴姜的疼痛明显减轻,走路姿势也趋于正常。每周治疗三次,患者用生硬的普通话诉说着自己身体的细微变化,医生详细触摸患者病变处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块肌肉,告诉他下一次的治疗如何进行。这位来自天津的汉族中医大夫和甘南的藏族患者之间已经已经达成默契。

  每次做完治疗,才巴姜都会把床单铺整齐,欠身退出病房。这是他对医生发自内心的爱与尊重。

  因为工作原因,才巴姜一般在早上上班前或下午下班前去医院。李修强就放弃了早点后的晨练,提前半小时上班,或晚一点下班。

  然而,他上班越早,病人们就来得越早。周一至周六,早上八点到下午六点以后,未病科的门口都有等待的患者。每一天,他都不会落下一个人。他说:“晚一点吃饭,晚一点休息都没关系,不能让患者等几个小时还做不了治疗。”

  五月底,在治疗进行到快两个月时,李修强接到天津的通知:挂职期满,回原单位上班。时间紧迫,容不得他与患者们一一说明。临走前,他将自己的心愿告诉了临潭县中医院院长李凡:“如果政策允许,我希望还能来临潭。”

  “在临潭,我觉得自己那么重要。”回到天津后,他心里念念不忘临潭的各族患者,收到了很多患者与家属的电话、信息。有的人在感谢,更多人在盼望。那些来自高原的信息,成了他再次来到临潭的精神动力。

  “我回到临潭了,可以继续为你治疗了。”7月11日,已经离开临潭在合作工作的才巴姜看到信息,热泪盈眶。李修强再次坐在临潭县中医院未病科诊室的办公桌前,像等待久别的亲人一样,满心欢喜。

  初冬,比往年温暖。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未病科诊室里,李修强语气温和地与病人们交流着。牵引、推拿、按摩、复位、扎针、艾灸……他与新徒弟胡启芬分秒不停地忙碌着。办公桌上,一条小金鱼在阳光下惬意地游着,见证着这间不足15平米空间里的温暖。

  此刻,这位天津大夫在距离故乡1748公里以外的高原上,温暖着别人,温暖着自己。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