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南  >  临潭县

张六十四种蘑菇

 2019/12/12/ 09:17 来源:甘南日报

  记者 王力 通讯员 连金娟

  临潭县新城镇丁家山村。张六十四家的蘑菇棚里。

  阳光照进棚里,非常温暖。几位妇女边拉家常,边采摘着蘑菇。

  “多亏了张六十四,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采蘑菇的贫困户张大姐说。

  张六十四种蘑菇,结束了新城镇不生产蘑菇的历史。他成立的临潭县川泉生态种植养殖专业农民合作社,带动了村里的贫困户共同致富。他的脱贫致富之路虽然艰辛,但最终迎来了生活的曙光:事业爱情双丰收。

  新城镇丁家山村村民张六十四今年40岁。家庭贫困,幼年丧母。张六十四被迫放弃学业,回家务农。他13岁时,就到青海打工。

  “在青海的那段时间,我放过牛、卖过菜,为超市开过配送车,干了二十多年。”

  张六十四没资金、没技术、没文化,只能出卖体力。

  后来张六十四的父亲去世了,张六十四回到了家乡。

  这次他不想走了,他想在家乡找到一条致富路。

  张六十四志气是有了,可是致富路从哪里找呢?

  2018年10月,省交通运输厅帮扶工作队了解到了张六十四的情况。得知他在青海打工期间,有种植蘑菇的经历后,就鼓励他发展大棚蘑菇种植产业。

  在帮扶队解决了玉米芯、棉籽壳等原材料以及菌种问题后,张六十四在自家院中建起了占地80平方米的大棚。他利用自己在青海学到的技术,制作出了2000多包蘑菇菌棒。从投放蘑菇菌棒进棚那天起,他就在大棚里架起了火炉子,每天观察记录蘑菇成长所需的气温、水分等。在张六十四的精心呵护下,所有的菌棒都长出了蘑菇。看到自己亲手培育出的蘑菇时,张六十四觉得,好日子就在不远处向他招手。

  市场上的蘑菇都是从岷县运来的,售价在四块钱左右一斤。按这样的价格计算,张六十四的大棚一天出菇一百斤左右,一天也能挣个400多元,一年下来就能挣一万多元。

  “如果扩大经营的话,还会挣更多的钱。”想到这里,张六十四干劲更足了。

  扩大经营,资金从何而来?省交通厅驻村帮扶队在得知张六十四的想法后,决定给他提供五万元的帮扶资金。张六十四在家门口的空地上,新建了三个蘑菇种植大棚,安装了监控设备和温测设备。帮扶队联系了省农科院的技术人员,为张六十四提供技术指导。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蘑菇的日产量达到了四百多斤。因为蘑菇的品种好,订单不断,供不应求。每天除去运输费和人工费,收入在六百元左右。张六十四也从村里的贫困户变成了致富能人。

  “要特别感谢帮扶队。没有他们的帮扶,我不会有今天的好日子。”张六十四说。

  2019年3月,张六十四在帮扶工作队的建议下,注册成立了临潭县川泉生态种植养殖专业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张六十四积极吸纳周边的村民加入,带动了6户贫困户。

  “现在党的政策这样好,张六十四又是个肯下苦的人,我相信我和张六十四未来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张六十四的未婚妻李兰芳说。

  在试种蘑菇期间,张六十四认识了邻村丧偶的李兰芳。尽管李兰芳带着3个女儿以及八十多岁的老婆婆,但是两个勤劳朴实的人,在一年多的相互扶持中,筑牢了他们的爱情基础。

  “今年年底,我们就办婚事,好好地把日子过下去。”李兰芳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

  党和政府搭建脱贫台,贫困群众唱致富戏。张六十四在寻求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传扬了“志智双扶感党恩”的佳话,在临潭县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路上,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