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南  >  合作市

既有颜值 更有价值——合作市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牧民脱贫纪实

 2020/08/28/ 15:0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徐锦涛 通讯员杨琳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锦涛 通讯员 杨琳

  近年来,合作市下足“绣花功夫”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增强“造血”能力,形成文化旅游、生态畜牧和特色种植等一系列有力“支点”,提升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大幅度提高群众收入,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走进卡加曼乡博拉村,“旅游专业村”几个字赫然映入眼帘。风光秀丽的田园花海、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居、络绎不绝的游客,让这个村庄既有“绿水青山”的颜值,又有“金山银山”的价值,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文芳农家乐门前停满了轿车,里面环境优美、饭菜飘香、游客满座。

  “我们家现在过上好日子是靠党的好政策。妈妈有哮喘病需要照顾,我们不能出去打工挣钱。这几年,村里先后实施了生态文明小康村、旅游专业村建设,而且通过环境卫生整治,村里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家也成了旅游专业户,现在每天游客爆满,每天的营业额有2000多元呢。”文芳说。

  卡加曼乡博拉村通过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和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建设,让乡村游成为群众增收的大产业。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以“花海·田园·藏家”为主题的亮丽风景线,为博拉村增添了浓郁的诗情画意,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小康之路。

  卡加曼乡博拉村的变迁只是合作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地处高原的合作市,自然风光独特、民族风情浓郁,近年来,合作市积极挖掘资源优势,探索文旅发展之路,将美丽的草原变成了聚宝盆,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二

  一方水土兴一方产业,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近年来,合作市聚焦牧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在特色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路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冲破了“特色不特”“优势不优”的发展困境。

  天刚亮,合作市佐盖多玛乡仁多玛五队犏牛繁育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周加才让便开始忙碌。他带头创办的合作社近期正在扩建牛棚。

  “2013年国家有成立合作社的相关帮扶政策,我就办起了合作社。现在,惠民政策越来越好,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办贴息贷款,给我们帮了大忙。合作社运营管理也越来越正规,养牛让我们获得了更多的财富。我们将更加努力,让大家共同致富。”周加才让说。

  仁多玛五队犏牛繁育专业合作社主要制作销售酥油、曲拉、糌粑、酸奶、牛肉干等产品。随着不断发展,合作社在市区开办了两家售卖酥油、酸奶等特色产品的零售店。

  近年来,合作市通过发展畜牧业合作社,变传统单家独户养殖为适度集中的规模化生产,当地群众通过劳动力、牲畜、草场入股合作社,拓宽增收渠道,全市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32个,注册资金达到6.1亿元,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率达到100%。从产品到商品、从草场到市场、从传统到现代,合作市在长期探索中,找到了生态畜牧业发展的路子。

  三

  夏末秋初的合作市,水草丰美,绿意盎然。在那吾镇麻岗村老娄卡自然村海拔3000米的种植基地里,地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组织群众种植的140余亩大黄长势喜人。

  “产业发展起来,我脱贫了,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我一定要加油干!”忙着在大黄地里锄草的那吾镇麻岗村村民李三喜高兴地说。

  2019年大黄丰收,李三喜拿到了1.5万元的分红,加上打工挣的钱,他还掉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日子有了新的盼头。

  “去年大黄丰收了,今年我们制定了发展计划,扩大了种植面积,群众高兴得很。”晒得黝黑的那吾镇麻岗村党支部书记才让扎西信心满满。

  2016年,在推进脱贫攻坚的实践中,麻岗村利用歇地、荒地,结合气候高寒、光照充足、土壤湿润等得天独厚的大黄种植优势,通过“合作社+基地+企业”的经营模式,采取基地引种试验示范,与甘南百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订立收购订单,找到了增收的“金钥匙”。

  种下希望,收获未来。近年来,合作市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推进实现农牧产业优化升级和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双赢,用一个个特色产业铺就了扶贫路。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