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南  >  县域聚焦

草原不会忘记——追记扎根玛曲草原56年的好“曼巴”王万青

 2024/11/01/ 09:3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王睿君

王万青与妻子讲述当年的故事。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从东海之滨上海,到“天下黄河第一弯”玛曲草原,远隔2300多公里。

  半个多世纪前,王万青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带着满腔热情踏上西去的列车,义无反顾奔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毅然决然投身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事业。

  青丝到白发,风雪行医路,五十六载似水流年,他视藏乡为故乡、把牧民当亲人,用毕生坚守书写了对理想的忠诚。

  王万青先后被授予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地方病防治先进工作者、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当选2010年度十大“陇人骄子”;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获第七届“中国医师奖”,入选2010年度“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并于2012年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回首往事,王万青曾经感慨地说:“玛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在这里同样追寻到了人生的价值。”

  2024年10月14日,王万青因病逝世,享年80岁。

  王万青“走了”,但草原儿女不会忘记他,这方土地不会忘记他。

  “草原是我的家,就是闭眼也要回到玛曲去”

  2024年9月下旬,王万青病情加重。在家人的劝说下,他被送往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救治。10月13日,病情日益严重的王万青,向家人诉说着回到玛曲的想法。病榻之上,他用尽最后一点力气一遍遍念叨:“草原是我的家,就是闭眼也要回到玛曲去。”

  王万青去世后,遵循他的遗愿,家人将骨灰安放在了他的第二故乡——玛曲草原。

  令人悲痛的消息一时间传遍玛曲县的大街小巷、各族群众的微信朋友圈。

  随后几天,全县各个乡镇近4000名干部群众自发赶到位于玛曲县城的王万青家中,悼念这位情系草原的好“曼巴”。

  得知王万青离世的消息,玛曲县阿万仓镇道尔加村的夜来立即骑上摩托车,赶了70多公里路来送“王曼巴”最后一程。“他是我的救命恩人,这样的好人走了,无论路有多远,我都要再来看看他、送送他。”

  听说王万青“走了”,玛曲县城76岁的索朗措姆在儿子的陪同下赶来吊唁。“我们一家三代人经常找‘王曼巴’看病,即使他退休了,我们也到家里去找他,遇到这样的好大夫是我们的福气。”

  王万青“走了”,但草原儿女不会忘记他。

  “老先生必将被千千万万草原儿女所怀念,他的名字也将铭刻在高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玛曲县卫生健康局局长李基全说,作为一个地道的上海人,王万青放弃大城市优厚的条件和待遇,把一生奉献给高原医疗卫生事业,是全县人民身边可敬可学的榜样,“我们要在全县医疗卫生行业掀起学习王万青可贵精神的热潮,更要通过他的感人事迹激励更多年轻人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服务人民、锤炼意志、增长本领。”

  此前很长时间,玛曲县人民医院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向一线干部职工宣讲王万青的先进事迹。“老前辈是我们医疗卫生战线的楷模,他的故事可歌可泣,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玛曲县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白寿山说,医院将长期开展相关主题教育,以王万青的真实经历感染新一代医务工作者,鼓励大家扎根基层,让广大群众在基层能看病、看好病的愿景成为现实。

  能够在王万青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继续坚守,玛曲县阿万仓中心卫生院院长其军才让感到无比自豪。“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这里的医疗和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没有理由不干好这份工作。”其军才让说,“‘王曼巴’是我们卫生院的骄傲,也是我们努力追寻的目标,他的事迹激励着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履职尽责。”

  王万青在甘肃中医学院(现甘肃中医药大学)和学生座谈交流。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郁婕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艰苦的地方去”

  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毕业时,24岁的王万青在分配志愿表上写下了一行字——“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到艰苦的地方去。”

  当年年底,王万青和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名医学专业毕业生被分配到甘南州,为这片土地上的农牧民提供医疗服务。

  从繁华的都市到辽阔的草原,王万青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在日记中写道:“夏日草原很美,各色小花灿烂;午间阳光明媚,令人陶醉。山风猛烈吹来,帽子飞了,汽车爬坡不能停,别了,我故乡上海带来的白色太阳帽。”

  半年的集中培训后,王万青又毅然选择了医疗条件最艰苦的玛曲县阿万仓中心卫生院。

  玛曲县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是一个纯牧业县,平均海拔3800多米,县城海拔3400多米。曾有人感慨道:“在玛曲这样艰苦的环境,能留下来,就很了不起。”

  阿万仓乡距离玛曲县城50多公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乡里还没有通公路,茫茫草原,通行只能靠骑马或徒步。

  尽管做足了准备,初到阿万仓中心卫生院时,眼前的情景依然让王万青大吃一惊:两间破旧的土坯房、一台血压计、一个听诊器,是当时卫生院的全部家当。

  “来了,就要咬牙坚持下去。”上岗一周后,王万青接诊了第一位病人。王万青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当地藏族群众几乎没人会说汉语,交流困难……这成为他行医的巨大障碍。

  思前想后,王万青决定把一些看病时的常用语背下来。工作时,连说带比划,试着与前来看病的牧民交流。不到半个月,“笨办法”还真奏效,他能独立看病了。

  当时玛曲草原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缺医少药,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到致命。”阿万仓镇道尔加村原村支书才得合清楚地记得,“那时候交通不便,牧民居住分散,生活条件极差,大家生病后能拖就拖,不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很少有人去找医生。”

  令才得合印象深刻的是,1973年,他与同伴一起放牧时,同伴突发急性腹痛。才得合立即将同伴送往阿万仓中心卫生院,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当时我们不懂什么叫阑尾炎,只知道是肚子疼,听‘曼巴’说要动手术,都吓坏了。”才得合说。

  没有手术室,王万青和同事们拼接了两张桌子做手术台;没有无影灯,同事们打着手电筒充当照明设备……就这样,王万青硬是完成了阿万仓中心卫生院历史上的第一台手术。

  “手术成功了,乡亲们高兴坏了,大家都说这位城里来的‘曼巴’了不起。”才得合回忆说,从这件事情之后,“王曼巴”成为这片草原上的名人,找他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大家都很相信他。

  在阿万仓工作的日子里,王万青逐渐意识到,“在草原上行医,光掌握一门外科技术远远不够,必须成为一名全科医生,才能解决日常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难题。”

  离开上海时,王万青除了带上行李卷,还带了一箱书,一部分是教科书,一部分是上海第一医学院出的诊疗手册,还有学校老师的讲义,随后他又托父母从上海寄来一套俄文原版的《医学百科全书》。

  白天治病救人,晚上学习充电,遇到难题就向书本请教。无数个清冷的夜晚,王万青在煤油灯下苦读各类医学书籍,逐渐把自己锻造成为一个精通内、外、妇、儿等专业的“多面手”。

  往后的日子里,王万青日夜守护,为广大牧民群众驱散病痛——为大出血休克的产妇实施胎盘剥离术;挽救腹部外伤、肠坏死、休克的儿童生命;让满口血痰、呼吸困难的急性高原肺水肿牧民重获生机……他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心,无数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城市的物质生活的确很丰富,但草原给了我人生的意义”

  当年与王万青同时来到甘南州的大学生有100多人。随着时间的流逝,有的通过读研究生离开了,有的调走了,有的病退回去了。

  “谁也没想到他会留下来。”李基全说,事实上,被人们认为是“飞鸽牌”的王万青不仅留下来了,还为玛曲县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阿万仓镇的面积超过1500平方公里,很多时候,有需要的群众会请王万青出诊。与城里不同,在草原上给人看病,医生常常需要奔赴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之外的地方出诊。

  一天,卫生院里来了两位牧民群众,请王万青去家里的帐篷为老人看病。牧民们骑着两匹大马,还牵着一匹大马,由于担心这位从大城市来的“曼巴”不肯出诊,他们还专门请来了村干部帮着动员。

  “‘王曼巴’根本不需要我们做工作。”才得合记得,这是王万青第一次骑马出诊,“两个牧民把他扶上了马,他坐在马上,显得十分高兴。”

  谁也没想到,出诊途中发生了意外:王万青正骑马上山坡时,马被突然出现的旱獭惊到,前蹄腾空,王万青被结结实实地从马上摔了下来。

  王万青浑身剧痛,半晌才缓过神来,经自己检查,确定胳膊脱臼了。牧民心里过意不去,想送王万青返回卫生院,可王万青却执意要继续出诊。他指导牧民帮自己的胳膊回位后,又跨上大马继续前行。

  给牧民们看病的过程中,王万青感受到,在高原上,治病救人和疾病防控同样重要。为此,他每年都要花近半年时间去牧区巡诊、防疫。

  徒步、骑马,早已是“家常便饭”。当时的阿万仓,黄河上没有桥也没有渡船,为了开展工作,王万青背着X光机、心电图机等,冒险骑马来往于黄河两岸,就这样走遍了全镇的每一座帐篷。

  阿万仓镇贡赛村群众旦考家的帐篷,搭建在距乡卫生院30公里之外的地方。每次去旦考家,王万青都要骑马翻越一座山坡,蹚过7道河,来回得花一整天时间。

  “那时候,家里孩子多、条件差,看不起病,‘王曼巴’常常为我们垫钱看病,每次看完病他都把我们的病情及用药情况清楚地记在纸上。”从小体弱多病的旦考记得,王万青时不时就会来到自家的帐篷里,关心家里每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并为兄妹7人接种疫苗。

  后来,王万青娶了阿万仓镇的藏族姑娘凯嫪,在草原上扎下了根。在妻子的协助下,治病救人、计划免疫、健康体检……他几乎承担了当地所有与医疗卫生有关的工作。

  1981年,王万青独自一人完成当地人畜共患的布氏杆菌病的普查摸底,及全镇孩子的计划免疫工作。到1985年,全镇“四苗”接种率达到85%,成为当时全县乃至全州计划免疫工作的先进典型。

  因为重视防疫,上世纪80年代中期,阿万仓镇很多传染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王万青和同事还建立了严格规范的门诊制度,先后为3000多名牧民建立了门诊档案,这在当时的玛曲县乃至甘南州都属首例。

  担任阿万仓中心卫生院院长期间,王万青还推行病例讨论制度,并连续多年举办卫生院人员业务知识培训班,培养出一批优秀医疗卫生人才,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2022年春节过后,听周围人说年迈的王万青患病在家,旦考专门赶往县城看望这位好“曼巴”。“‘王曼巴’对我们全家的恩情,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我们打心底里感激这位好人。”旦考说。

  很长时间里,王万青有无数次机会离开阿万仓、离开玛曲,但始终放不下待他如亲人的牧民,舍不下这片美丽的大草原。他曾说:“城市的物质生活的确很丰富,但草原给了我人生的意义。”

玛曲县阿万仓镇全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我要一直留在这里,还可以发挥余热,为藏族群众治病送药”

  1990年,王万青被调入玛曲县人民医院工作,几年后担任外科主任一职。

  在同事们眼里,王万青既和蔼可亲又严肃认真。

  从医学院毕业后,姚春林就加入玛曲县人民医院外科团队。

  姚春林的家人世世代代生活在玛曲草原,自打记事起,他就经常听老人们说起王万青的故事。

  “上学的时候,我虽然没见过王主任,可我听着他的故事长大,他一直都是我崇拜的人。”上班第一天起,姚春林就觉得能和“偶像”一起工作,是件幸福的事情。

  姚春林回忆说,王万青对工作要求极高,不仅自己每天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各类医学书籍,还要求科室里的年轻人不断学习。“他常说,医疗是个不断学习的行业,只有提升了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在关键时刻治病救人。”

  令姚春林印象深刻的是,每次手术之前,王万青都要求科室里的年轻人翻阅书本掌握相关知识;上了手术台后,王万青也会随时提问,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

  “我们既尊敬他,又害怕他。手术日之前,每个人都会精心准备。”姚春林说:“特别是在手术台上,王主任会详细讲解每一个操作步骤,在实践中帮助年轻医生更好更快成长。”

  工作之余,王万青刻苦攻读,先后翻译医学资料10万余字,并在国家级和地方各级医学杂志上发表《阿万仓乡牧民发病情况分析》《玛曲高原新生儿肺炎氧气治疗的重要性》《玛曲县医院十年外科住院病历分析》等20余篇论文,部分论文还引起国内外医学界广泛关注。

  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王万青不仅把自己锻造成一位名副其实掌握大内科和大外科知识技能的“全科医生”,还带领团队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素养,推动医院外科事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他先后主刀或主持参与过颅脑、颈、胸、腹、骨、妇产、五官科等各类手术数千例,一些手术还填补了玛曲高原外科手术空白。

  在工作中,王万青是业务能手;在生活中,王万青多才多艺。

  “画画、吹笛子、写书法,他样样拿得出手。”玛曲县人民医院副院长祁武志记得,“那时候,医院常常组织各类文艺活动,王主任总是踊跃报名,俄文版的《喀秋莎》是他的拿手节目,我们至今都记得他登台表演时潇洒的身姿和优美的嗓音。”

  1997年元旦,祁武志接到王万青赠送的一块手帕,白色的手帕上,王万青用钢笔勾勒出云朵、草原和牦牛。“我一直将这份礼物珍藏,这是他对草原生活的热爱,对这片土地的情怀。”祁武志说。

  2003年,王万青退休了。尽管离开了热爱的岗位,但他从未放下热爱的事业。

  退休之后的王万青专门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并在车身显眼处贴上各类健康宣传标语,车厢里装满各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平日里,他骑车走街串巷,为群众送医、送药、义诊,讲解健康科普知识。

  不仅如此,王万青还在家中为上门求治的群众解忧,并继续指导县医院的外科手术。2013年,在母校的帮助下,他为玛曲县人民医院添置了脑电图仪器,开设脑电波检查,填补了医院在该领域的空白。

  故乡总是让人魂牵梦绕,王万青也曾回到承载着乡愁和母校情怀的上海,但最终还是坚定地返回了玛曲,“草原就是我的家。”他曾说,“我要一直留在这里,可以发挥余热,为群众治病送药,直到心脏停止跳动。”

  “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克服困难,把玛曲建设得更美好”

  在王万青家中客厅的墙面上,张贴着150幅生动的素描,每幅素描下方都配以俏皮的语言,这些出自王万青笔下的作品,满载着他个人的成长经历,也记录着他眼中草原的发展历程。

  王万青52岁的儿子王团胜每每想念父亲,总会站在客厅里,读读这整面墙上浓缩了父亲一生的一个个真实故事。

  “父亲的一生既平凡又伟大,他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我。”王团胜说。

  在草原上出生的王团胜,自幼跟父母在马背上奔波,在帐篷里出诊,小小年纪就学会消毒、配药等辅助工作,是父母的好帮手。

  在王团胜儿时的记忆里,父亲整日都很忙碌,白天忙着治病救人,晚上忙着读书学习。经年累月,耳濡目染,王团胜也渐渐喜欢上了医生这个职业。

  1986年,王团胜考取了甘肃省卫生学校影像学专业。毕业之后,他和父亲当初一样面临着选择——

  “你可以选择和我不一样的人生。”父亲说。

  “我们都属于玛曲草原。”王团胜坚定地回答。

  ……

  长谈过后,王万青同意并支持儿子的决定。王团胜自此便沿着父亲走过的路、蹚过的河,回到玛曲,成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

  “那些年,我们经常交流业务。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时常会向父亲请教。”王团胜说,“父亲把毕生的心血投入到草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他见证了这片土地从贫瘠到丰饶,他也曾无数次说过,‘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克服困难,把玛曲建设得更美好。’”

  4年前,王团胜的儿子高考结束后也选择了学医,并考取了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王团胜清楚地记得:“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老爷子高兴坏了。孙子和爷爷学的是同样的专业,后继有人了。”

  王万青静静地“离开”了,可他的精神如草原上的梅朵,依旧盛开。

  当记者再次走进玛曲县时,人们口中的“王万青”已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是化作一股催人奋进、勇毅前行的力量,让“曼巴”的故事在草原上有了更多年轻的版本。

  岁月无声,时光有痕,王万青曾经坚守过的地方,也早已变了模样。如今的阿万仓中心卫生院里,B超机、X射线拍片机以及各类现代化检验设备一应俱全,20多名医务工作者正夜以继日地守护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两年前,“90后”医学毕业生张玲玲听说了王万青的事迹,决定前往阿万仓中心卫生院工作。“现在,我们这里水电煤都很方便,出诊还能坐车,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好太多了。”张玲玲说,“王老师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将传承精神,赓续前行,继续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

  玛曲县人民医院里,外科主任雒岭正带领团队满足群众各种各样的诊疗需求。他觉得,能在王万青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继续坚守,是责任更是动力。“我将继承王主任在任时期的优良传统,弘扬王主任身上的可贵精神,带领团队用心用情服务好每一名患者。”

  10月的玛曲,素雅的毛茛花铺陈绵延,成群的牛羊悠闲自在,牧民的日子,安宁而又祥和,眼前的一切昭示着草原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免责声明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非每日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站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