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南  >  临潭县

临潭遍开文学花 ——2020年临潭县作家群新作品扫描

 2021/04/21/ 18:48 来源:甘南日报 高众

  □ 高众

  近年来,临潭作家勤勉创作,书写脚下的历史文化厚土,创作出现井喷之势,特别是2020年,临潭县被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授予中国“文学之乡”称号,在此激励下,临潭县作家们涌现出大量精品力作。近期,由作家出版社集中推出的临潭籍五位作家敏奇才、花盛、丁海龙、禄晓凤、黑小白的作品集,代表了临潭作家群过去一年的创作成就,展示了临潭县作家的群体风貌。

  这五部作品,或是着力脱贫攻坚战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或是深耕家乡历史文化,或是回忆家乡消失了村庄带来的情感怀念,或是描摹家乡的风景风物。风格迥异,散发出浓浓乡土气息。

  敏奇才的中短篇小说集《墓畔的嘎拉鸡》,短小精悍,结构严谨。他以敏锐的观察,截取生活片断,选取感人细节刻画人物,给我们讲述一个个令人难忘的故事,并以其独有的艺术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给我们的心灵播下一棵“爱”之种子。《墓畔的嘎拉鸡》描述了临潭大地上特有的人与事、景与物,是作者有意留存住他们或是她们的动人故事和高尚人性的记忆与探索。作者在充分了解当地生活、亲情和乡情,以及当地农村人情风俗、山水景致的基础上,注重描写农民生活的困苦和难辛,以及与命运相抗争的顽强精神;描写了乡村所忆和作者眼中的农村生活和乡野韵味。他用心关注农村、关注农民,深情描写叙述乡村和乡亲以及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成长和生活经历。对农村和牛羊等及各种鸟雀加以了生动形象的描绘,探索人性的东西;深刻感悟乡村生命,深刻去思考与责问。把自的感受和领悟到的那种乡村牧歌、田园散曲,把自已放在情境中,让人沉醉和向往,让人探索和思考。以农村的现实、历史和农民的生活,描写独具特色的临潭农村环境,农民的劳作、心理和民间生活习俗,刻画了一个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新时代临潭各色人的形象,反映了这个特定区域内各色人的命运、理想和精神追求。

  诗人花盛的首部散文集《党家磨》,讲述了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大山深处洮河岸边发生的感人故事和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和故乡的热爱,对卑微之人的关注和悲悯,也渗透着对人生和命运的独特感悟与体验,具有浓郁的故土情怀和乡愁意识。党家磨是一个小村庄的名字,也是花盛的出生地,该村庄因被誉为“陇上都江堰”的引洮工程,于2008年春移民至甘肃省瓜州县广至藏族乡。移民后,花盛秉持真诚的写作态度,重新走进故乡,认识故乡,重塑心灵的家园,重新思考故乡对个体生命的意义,这也体现了一个写作者的自觉性和使命感。他以朴实无华的文风、通俗的语言和“在场”的视角描述展现了洮河畔乡村生活、民俗风情、外迁移民和乡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一个村庄的消失和重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对于生活的热爱、憧憬和思考是我们活下去的力量,慰藉着像作者笔下老豆、老孙、老张一样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路上,为更美满幸福的生活奋斗着的人们。对花盛来说,党家磨是他一生的回望和心灵家园,也是他写作中的一个精神符号,有不可替代性,这一点在他的不少诗歌里也有所体现。

  丁海龙的首部诗集《虚尘》,也是作者近15年来的心灵感悟及生活记录,时间跨度较大,内容也从稚嫩逐渐走向较为成熟。全书分为“虚幻之音”“虚幻之秋”“虚幻之光”“虚尘之尘”“虚幻之语”五个小辑。诗歌语言清新雅致、沉郁顿挫,又不失缠绵哀怨,读来令人陶醉、忘却世俗。《虚尘》既是作者的成长史,也是作者的心灵史。诗集《虚尘》以甘南为背景,从侧面反映了当代人在现实生活中充满了无尽的焦虑。具体表现在,聆听天籁,精神暂时逃脱残酷的现实,而赋予精神的寄托;或对疼痛的触摸,对生命衰老的思考,读来痛彻心扉;或对时光里山水、桃花、雪等美景的捕捉及触及,暖景哀情的笔尖,流淌着浓浓的怜悯之心;或对家人和故乡山川的殷切思念,情真意切,又让人潸然泪下;或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对童年时光的追忆等,这些内容幻化出对人生的思考、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女作家禄晓凤的首部散文诗集《牧云时光》,以草原深处江淮风格的冶力关小镇为背景,以清新凝练的语言,以智性的维度,以真挚热烈的感情,以温婉细腻的笔触展现当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以散文诗的形式描述青藏边缘甘南临潭的高原符号、景与物、人与事,以及作者多年的行吟思考和思想轨迹,展现藏地风情、自然景观、人文风俗、山水景致和历史人物,渗透着作者对甘南那份挥之不去的乡愁,留存住故乡人扎根高原与自然抗争、与命运相抗争的坚韧和顽强精神,以表现自我心灵和回归自然见长的手法抒写故乡和对养育她的故土无限的热爱和深深的眷恋。作者在思考中行走,在行走中思考。透过冶海、草原、森林、峡谷、洮河、冶木河、蒲公英、狼毒花、格桑花、油菜花、青稞酒、玛尼堆、僧侣、经筒、勒巴佛以及明朝十八位戍边将军等地域符号,心怀敬畏用一双彩色的眼睛去看当地风情和民俗文化,从容的叙述、饱满的意境,赋予作品独特的审美力。作者一路行走,一路吟唱,深入生活中与熟悉的高原对话,与原野对话,与牧歌对话,与河流对话,与心爱的格桑花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灵魂对话,深刻感悟乡村生命、深刻去凝视与思考,把自我的感受和领悟写成乡村牧歌、田园散曲,回归自然诗意地栖居,把自已放在大自然中,令人沉醉和向往,让人在行走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生命、自然的价值。

  黑小白的诗集《黑白之间》,共收录近年来创作的208首诗歌,分“被雪光濯洗的尘世”“青草有洁净的肺”“离云朵和阳光最近的地方”“光阴里萌生的心愿”四个小辑。其所选诗歌短小凝练,大都在二十行之内,有些只有几行,但作者用极有限的文字,生动描绘了甘南特有的自然风光,真实再现了高原儿女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善良和生活的厚重,认真思考了人与自然、内心与世界的相互关系。作者一直生活在甘南,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饱含深情,诗中所用的意象是甘南随处可见的自然事物或生活场景,作者在熟悉中挖掘它们蕴藏着的哲理和意义,借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生命的热爱,赞美了生于斯长于斯的高原各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和梦想。同时,作者用大量笔墨描写了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思考了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发展传统产业、弘扬民族文化等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作者并没有囿于个人的一方天地,而是在辽阔的时代背景下,密切关注着甘南高原上的自然、民生和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真诚的写作态度。

  除了这五部作品之外,近年临潭县的旧体诗词和楹联创作队伍不断壮大,同样创作了大量的精品力作,已经成为甘南地区一支重要的文学力量,并引起了中国旧体诗词界的高度关注。

  素有“高原深处江淮人家”之称的陇上临潭,文学之花处处绽放,文学之春风光旖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