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菊英手工绣制绣品。
宁菊英:
洮绣“绣”出新生活
洮绣,广泛流行于洮河两岸,是当地妇女最擅长也最喜爱的针线活,有花枕头、花荷包、花鞋和花兜兜等绣品,广泛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走进木耳镇叶儿村卓尼文化商业街的一家洮绣工作室,宁菊英正在手工绣制一幅绣品,手法非常熟练,所绣的香包、花枕头、花荷包、绣花鞋子等绣品摆满了工作室。
宁菊英初中毕业后就跟随母亲学做洮绣,但一直单打独斗,没有成规模。2014年参加县妇联组织的巧手培训时,她有了把洮绣做成产品销售的想法。
“最初在周边和微信朋友圈销售村里妇女的手工绣品,2017年去甘谷培训时看到当地手工绣品发展红火,就有了把我们洮绣做成产业的想法。”2017年11月,宁菊英注册成立卓尼县德琴巧手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贸易公司,主营纯手工特色民族用品。
公司成立后,随着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宁菊英带领公司员工,吸纳了很多巧手妇女和在职技术人员参与其中,不仅洮绣得以传承,也带动了许多周边妇女就业。
2018年底,宁菊英的公司被认定为卓尼县就业扶贫车间。2019年,在县人社局扶持下,她扩建扶贫车间厂房120平方米,成为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洮绣制作企业。目前,扶贫车间辐射带动农牧村富余劳动力100余人,每人年收入达1.2万元左右,同时吸纳16名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就业,每人年收入达1.7万至2万元。
“我们的洮绣产品都来自贫困妇女之手,这些绣品通过淘宝、快手销往全国各地,公司收益高了,贫困妇女的收入也高了,看到车间贫困妇女们就业增收,实现生产生活两不误,我真的很欣慰。”宁菊英说。
近两年,随着卓尼县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手绣、刺绣产品市场需求量日益增长。宁菊英告诉记者,手工刺绣绿色环保、投资成本小、风险低,妇女们可家庭式自给自足经营,也可以“公司+手工编织基地+农牧户”的方式组织手工绣品生产制作,工作场所和工作方式灵活。目前,公司正在挑选一批贫困村民间手工专业能手作为长期合作伙伴,并引导她们参与手工刺绣创业。
“培养当地农牧村贫困妇女学习民族手工刺绣技能,可以帮助妇女向规模化组织手工刺绣的城镇绣品厂转移就业,使贫困妇女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可以脱贫致富。”宁菊英说。
如今,随着这些绣品逐渐通过电商、线下订单等方式走向各个城市,洮绣这种古老而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正在焕发出全新活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6月30日瓜州:技能培训长本领 增收致富添门路
- 2020年06月24日脱贫先保健康 增收扶持企业 皋兰县与天津东丽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共绘小康梦